银幕、画幅和分辨率
现行银幕主要分两种:等高幕和等宽幕。
等宽幕:宽度不变,上下遮幅。在播放电影的时候,和等高幕情况相反。
画幅方面:宽银幕和遮幅。宽银幕(S、Scope、2.35、2.39)指的是银幕的宽高比:2.35:1。遮幅(F、Flat、1.77、1.85)指的是银幕宽高比:1.77:1。
卷筒式投影银幕的共同特征为:
1、一条沿长度方向具有开口部的金属壳体;
2、安装于壳体内的金属转管;
3、在收纳时卷绕在转管上、使用时从开口部放出的幕布;
4、固定于幕布的另一端,用于将放出的幕布保持成展开状态的底杆或顶杆或侧杆。
增益与视角成反比关系,增益越大,视角越窄,在目前商务型投影机的亮度普遍在ANSI2500流明以上时,巨幕银幕,宜选用增益平均的漫反射幕布以确保更宽阔的观看角度,玻珠幕布只是在回射至投影机光源的角度才有被放大的增益,即在投射区的中心部位会出现亮度过大的光环(俗称小太阳效应),而在不同的观看角度其增益会加速衰减。
电影屏幕越来越宽,涉及到的概念并非分辨率,而是屏幕比例。而且,什么是屏幕比例呢? 简单地说,就是屏幕宽度和高度的比例。
抛开一些影响力较小,采用时间比较短的屏幕比例,如CinemaScope(1953),VistaVision(1954),托德AO(1955),还有我们现代比较熟知的Imax比例。屏幕比例的变化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。
电影诞生初期,采用的屏幕比例为学院标准屏幕比例,也就是1.33:1。当时几乎所有电影画面的标准的比例统称为1.33:1(更严谨的说是1.37:1)。也就是说其画面的宽度是高度1.33倍,这种比例也可以说是4:3(即1.33x3:1x3=3.99:3),就是宽度为4个单位,高度为3个单位。这种比例后来被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所接受,并称之为学院标准。
大屏幕基本布局
大屏幕显示系统的可用布局方案有:影院型、圆桌会议型、阶梯教室型、线型。
影院型布局的大屏幕在显示大厅的正前方,员席居中,电影银幕,业务员席位于员前后或两侧,技术保障人员在员后专门设置的控制室内,便于对大屏幕显示进行观察控制。观摩席在后排或外侧,其参观或观摩不影响正常工作。这种布局使每个席位尽可能处于大屏幕的蕞佳观看位置,有利于扩充席位,能接纳的人员较多,适宜分散决策的管理体制。
阶梯教室型布局的大屏幕位于正前方,各类人员按照对正常工作的重要程度不同,呈阶梯状排列位置,主要决策员处于蕞佳的大屏幕观看位置,其余人员次之。席位和屏幕之间,放置发言台,供讲演者用。这种布局适用于员、观摩人员较多,且完全依赖大屏幕提供的信息作出决策的管理机构。 线型布局的大屏幕呈直线或弧线型,银幕,按照部门、方向或任务将大屏幕划分成若干个区域,有关员位于相应区域的蕞佳观看位置,相互独立的行使管理职能。
姓名: | 许经理 ( 销售经理 ) |
手机: | 13965168811 |
业务 QQ: | 598916682 |
公司地址: | 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南京中路488号19 |
电话: | 0553-5811888 |
传真: | 0553-5811888 |